科技部部长万钢就“2016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成效和2017年重点工作”答记者问-武汉轻工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
科研管理系统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科研账号
  • 武汉轻工大学纳税人识别号:124200004416255673

  • 学校名称:武汉轻工大学

  • 开户名:武汉轻工大学

  • 账号:17017501049200007

  • 行号:879262

  • 开户银行(全称):中国农业银行常青花园支行

  • 学校组织机构代码:44162556-7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科技信息 >> 正文

科技部部长万钢就“2016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成效和2017年重点工作”答记者问

发布日期:2017年03月16日 10:18浏览次数:

    

 

来源  科技部

王冬梅: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本场记者会的主题是“2016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进展成效和2017年重点工作”。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科技部部长万钢先生和秘书长徐建培先生,围绕这一主题回答大家的提问。下面先请万钢先生简要介绍情况。

万钢:各位记者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再次和媒体的朋友们见面交流,每年我们都有那么一两次机会进行沟通,感谢大家对科技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这里有很多我熟悉的面孔,你们经常要跑新闻,两会都能看到你们矫健的身影,在这里我也向你们表示感谢,你们辛苦了!

2016年,是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当中,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颁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习主席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胜利召开,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成就展,并给予了高度赞赏。会前我们给大家准备了一个今年科技创新工作各方面的材料,我看各位记者朋友们都已经拿到了,其中对去年的重大科技成果、重大改革措施以及创新高地建设、国际科技交流方面都作了一些总结,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念了。

2017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当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科技工作要有新的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对于2017年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把科技工作的重心从规划部署转移到全面落实,我们也提出了具体举措。

两会之前,科技部组织了九次新闻发布活动,其中部领导参加的有五次,内容涵盖了科技体制改革、高新技术产业化、大众创业创新等各方面工作。我就简单介绍这些,主要留出时间听听大家的问题。

王冬梅:谢谢万钢部长。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日报和中国日报网记者:2016年,党中央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2016年也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您能不能对2016年开局之年科技领域工作进行一个总体评价?请您谈谈过去一年在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谢谢。

万钢:2016年是我们国家科技事业创新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显著增强,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疾蹄步稳,取得显著进展,一系列政策制定还在实施过程中。我想重点和大家谈谈聆听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个人感受。

总理报告中第二页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科技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带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在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下,一代青年人正在放飞他们的创新创业梦想,大国工匠、职业农民等高技能人才正在成长,为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贡献他们的力量!

报告特别提到,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在不断增强,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撑起了发展的一片新天地。我在听报告和参加各界别、团组的审议过程中,也一直在倾听和思考代表、委员们的意见。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从19页到21页,特别强调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报告获得了委员、代表们的阵阵掌声。在这两页当中,委员代表们就鼓掌了四次。第一次鼓掌是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到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第二次鼓掌是降网费、提网速。第三次鼓掌是怎么继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第四次鼓掌是如何提升中国质量、创造中国品牌。我一边听,一边感受到委员、代表们的掌声表达了他们的关切和期许,我们政府部门要从掌声中思考我们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比如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这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在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科技计划管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以及改进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都出台了很多政策,目标就是要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今年是规划落实落地的重要一年,需要我们更加担当,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从而使各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高校能够更加担当;要提升服务能力,减少科技人员在琐事、杂事上浪费时间;要总结更多案例,帮助大家在新政策落实方面有更好的把握;要连接各项政策,打通各个环节,推动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实落地。

所以,落实的工作根在基层,重在落实,我们要更加深入基层解决问题。降网费、提网速,相关部门和企业都提出了落实计划,从科技角度来说,就要进一步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研发步伐,支撑网速更快、惠及面更广。

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方面,要进一步支持大企业、龙头骨干院所与高校和青年人共同建造专业化众创空间,使年轻创业者的梦想能够更快地接地气,接到市场上去。我们还要在人才上多下力气,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我们不但要注意集聚天下英才,使各国科学家都能够到中国来,参与我们的创新事业,还要培养骨干科技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使青年人才特别是大国工匠、职业农民这些技能型人才都能够为科技创新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

科技日报融媒体记者:今年年初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您提到我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遴选确定,已经凝练形成了15个项目立项建议并经中央审议通过,其中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脑科学和类脑研究等四个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全面启动。请问万部长,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的遴选和布局主要出于哪些考虑?很多相关领域的代表和委员都十分关心这些项目什么时候会正式启动?谢谢。

万钢: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我国要面向2030年部署一批与国家战略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它和2006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将形成一个远近结合、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

重大专项和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两者在领域分布上有相关性,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能源环境、生物健康、海洋天空等五大领域,遴选体现的是战略必争、重大关键、前瞻引领、切实可行等基本原则。16个重大专项实施周期到2020年结束,面向未来部署的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从2016年开始,实施周期到2030年,这两者在时间上也是相互衔接。我想借这个机会,把有关情况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在电子信息领域,2006年开始实施的重大专项有核心器件、高端芯片和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新一代无线宽带移动通信等三个项目。这一次面向2030年,我们又部署了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网络空间安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和大数据四个重大项目。大家可以看出,项目部署是有衔接的,也体现了当前技术发展方向。

在先进制造领域,有高端数控机床、大飞机两个重大专项,这次又部署了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三个重大项目。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特别提到了重点新材料。